这样会得狂犬病吗
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抓咬后可能感染狂犬病,但需结合暴露情况判断风险。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唾液污染的伤口或黏膜传播,若皮肤完整无破损且未接触动物唾液,通常不会感染。
当皮肤被动物抓咬出现破损或出血时,病毒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即使轻微划伤也应视为暴露风险,需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若动物出现异常流涎、攻击性行为等狂犬病典型症状,或动物在观察期内死亡,暴露者必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极少数情况下,病毒可能通过黏膜接触传播,如被动物舔舐眼睛、口腔等部位。接触后出现发热、伤口异常刺痛或蚁走感等症状时,即使已接种疫苗也需及时就医。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头面部严重咬伤者,还需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建议所有可疑暴露者及时至犬伤门诊规范处置,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一旦出现恐水、怕风等临床症状,病死率接近100%。日常应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家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