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为什么立秋犯病
过敏性鼻炎在立秋时节发作主要与花粉浓度升高、温差变化及尘螨活跃等因素有关。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立秋时植物传粉活动增加,同时气候干燥多风,易导致症状加重。
立秋后蒿属、葎草等植物进入传粉高峰期,空气中花粉浓度显著上升,这些花粉颗粒被吸入鼻腔后,会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发打喷嚏、鼻痒和清水样鼻涕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对特定花粉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如同时对艾蒿和芹菜过敏,可能进一步加重鼻黏膜水肿。
昼夜温差增大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冷空气直接刺激可诱发非特异性鼻高反应性,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和鼻塞。秋季干燥气候使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过敏原更易穿透上皮层激活肥大细胞。尘螨在夏秋交替时繁殖活跃,其排泄物中的Der p1蛋白会破坏呼吸道上皮紧密连接,促进过敏原渗透。
过敏性鼻炎患者立秋时节应减少早晨外出,关闭车窗使用空调内循环,佩戴防花粉口罩。居家使用除螨仪每周清理床品,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鼻腔可每日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冲洗。若出现持续鼻塞影响睡眠或合并哮喘发作,需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检查,必要时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饮食上避免食用可能交叉过敏的蔬果如芒果、桃子,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