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鼻窦炎手术后怎么治疗
霉菌性鼻窦炎手术后通常需要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定期复查等综合治疗措施。霉菌性鼻窦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症,手术清除病灶后需配合后续治疗降低复发概率。
1、药物治疗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有助于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术腔,每日1-2次,持续1-3个月。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痂皮,促进黏膜修复。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力度适中,避免呛咳或耳部不适。
3、定期复查
术后1周内需进行鼻内镜复查,评估术腔清洁度和黏膜恢复情况。之后根据医生建议每2-4周复查一次,持续3-6个月。复查时可能需清理术腔肉芽组织或分泌物,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
4、环境控制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湿度控制在40%-60%,定期除霉。避免接触霉变物品、腐烂植物等过敏原。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
5、免疫调节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评估用药方案。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增强抵抗力,但须避免盲目使用免疫增强类药物。
术后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增强体质。若出现鼻腔出血、剧烈头痛、视力变化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