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增大有什么症状
产后恶露是指产妇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黏液混合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恶露排出过程可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三个阶段,通常持续2-6周。
1、血性恶露
血性恶露出现在产后最初3-4天,颜色鲜红或暗红,主要成分为大量血液、蜕膜碎片和少量胎膜。此时子宫创面未完全愈合,出血量类似月经高峰期,可能含有小血块。产妇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若1小时内浸透整张卫生巾或排出鸡蛋大小血块,应及时就医排除产后出血。
2、浆液性恶露
浆液性恶露持续约10天,颜色转为淡红或棕红,主要含少量血液、宫颈黏液及大量坏死蜕膜组织。此时子宫收缩逐渐完成,出血量明显减少,但仍有轻微血腥味。产妇可改用普通卫生巾,若出现发热或恶露突然增多,需警惕子宫内膜炎或胎盘残留。
3、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持续2-3周,呈白色或淡黄色,主要含白细胞、表皮细胞及黏液。此时子宫修复接近完成,排出物质地粘稠无血腥味。产妇可使用护垫,若持续时间超过6周或伴有恶臭,可能存在感染或子宫复旧不全。
4、异常恶露表现
恶露量突然增加、颜色重新变红、排出大血块或伴有发热、腹痛时,可能提示胎盘残留、产褥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导致恶露呈灰绿色并有鱼腥味,需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哺乳时宫缩痛加剧伴恶露增多属正常现象。
5、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冲洗2-3次,从前向后擦拭。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卫生棉条。适当走动促进宫缩,但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产妇安合剂等促进子宫收缩,禁止自行服用止血药物。
产后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每日观察恶露颜色、气味及量的变化。哺乳可刺激缩宫素分泌加速子宫恢复。若恶露持续时间超过42天,或伴有发热、寒战、下腹压痛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B超及血常规检测,排除病理因素。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促进组织修复和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