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什么情况下要打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出现急性并发症、妊娠期或围手术期等情况下需要打胰岛素。胰岛素治疗主要适用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口服降糖药失效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以下情况需考虑胰岛素治疗。血糖长期高于目标值,空腹血糖超过10毫摩尔每升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提示口服降糖药效果不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时,必须立即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饮食运动控制无效,为保障胎儿健康需要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患者为降低感染风险,通常需短期改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功能完全丧失,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口服降糖药逐渐失效。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加重、体重持续下降等表现。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时,多数口服降糖药代谢受限,胰岛素成为更安全的选择。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也需早期启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规律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注射部位要定期轮换,避免局部脂肪增生。注意防范低血糖反应,随身携带糖果备用。保持饮食定时定量,配合适度运动有助于血糖平稳。所有胰岛素治疗方案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注射时间。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