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的牙疼怎么回事
补的牙疼可能由补牙材料刺激、继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齿隐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咬合、重新补牙、根管治疗、药物治疗、拔牙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1. 补牙材料刺激
补牙后短期内出现轻微疼痛可能与材料固化收缩或过高填充有关。树脂类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可能对牙髓产生短暂刺激,银汞合金填充过高可能导致咬合不适。此类疼痛通常1-2周逐渐缓解,若持续疼痛需调整咬合或更换材料。医生可能使用咬合纸测试后打磨调整,严重时需去除原充填物重新修补。
2. 继发龋齿
补牙边缘微渗漏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形成继发龋,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常见于原有龋坏未彻底清除、补牙边缘不密合等情况。需彻底清除腐败牙体组织后重新充填,严重者需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伴随牙龈肿胀时可配合甲硝唑片或头孢克洛胶囊控制感染。
3. 牙髓炎
深龋补牙后可能因牙髓保护不足引发牙髓炎,表现为夜间自发痛、放射性疼痛。可能与龋坏接近牙髓、操作中产热刺激有关。需进行牙髓活力测试确诊,急性期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最终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配合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
4. 根尖周炎
长期未治疗的牙髓炎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出现咬合痛、牙龈脓包。X线片可见根尖阴影,需通过根管治疗疏通根管,使用樟脑酚棉捻消毒。急性发作时可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替硝唑片抗感染,形成脓肿者需切开引流。
5. 牙齿隐裂
补牙后咬硬物可能导致牙体裂纹,表现为咀嚼时锐痛。隐裂较深时可能需全冠修复保护,完全裂至牙根者需拔除。早期可使用流动树脂封闭裂纹,配合避免患侧咀嚼。出现冷热敏感时可短期使用脱敏牙膏缓解症状。
补牙后应避免立即用患牙咀嚼硬物,24小时内暂禁食过冷过热食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持续跳痛、牙龈肿胀或发热,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须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密切观察补牙后反应,必要时提前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