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可通过妇科检查、分泌物检测、皮肤镜检查、过敏原筛查、血糖检测等方式明确病因。外阴瘙痒可能与感染、皮肤病、过敏、内分泌异常、不良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外阴皮肤有无红肿、皲裂、赘生物等异常,触诊判断有无触痛或肿块。可初步鉴别阴道炎、外阴白斑、尖锐湿疣等疾病。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及阴道灌洗。
2、分泌物检测
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测定、胺试验及显微镜检查,能明确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类型。检查前3天应避免使用阴道栓剂或抗生素。
3、皮肤镜检查
采用皮肤镜放大观察外阴皮损特征,辅助诊断外阴湿疹、扁平苔藓、银屑病等皮肤病。对疑似癌变皮损可定位取材活检。检查时需充分暴露患处,保持皮肤干燥。
4、过敏原筛查
通过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排查对卫生巾、避孕套、洗涤剂等接触性过敏原。需记录近期接触物品清单,检查前1周停用抗组胺药物。
5、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发现糖尿病相关的外阴瘙痒。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外阴皮肤抵抗力下降,易继发真菌感染。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穿紧身裤摩擦刺激;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沐浴时用温水清洗外阴,忌用碱性肥皂或过度搓洗;出现瘙痒时勿抓挠,可冷敷缓解;明确病因前不建议自行使用洗剂或药膏。若瘙痒持续超过1周、伴随异常分泌物或皮肤破损,应及时到妇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