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用什么药好
小儿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药物。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
1、阿莫西林颗粒
阿莫西林颗粒适用于细菌性中耳炎,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反应,避免与活菌制剂同服。
2、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儿。该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家长需确保完成整个疗程,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
3、氧氟沙星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直接作用于外耳道,适用于鼓膜完整的化脓性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洁耳道,避免接触眼睛。12岁以下儿童使用需严格评估风险,家长应协助患儿保持正确滴药姿势。
4、布洛芬混悬滴剂
布洛芬混悬滴剂用于缓解中耳炎引起的发热和耳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消化道溃疡患儿禁用。家长需精确量取剂量,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5、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可减轻咽鼓管充血,改善中耳通气。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防止反跳性鼻塞。家长需协助幼儿保持头部后仰姿势,喷雾后避免立即擤鼻。
除药物治疗外,家长应保持患儿耳部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呛水。急性期给予流质饮食,减少咀嚼动作。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预防乳汁逆流。恢复期注意保暖防感冒,观察听力恢复情况,定期复查鼓膜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颈部僵硬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