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扁桃体炎怎么治
疱疹性扁桃体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局部用药、饮食调整、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疱疹性扁桃体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接触传染源、口腔卫生不良、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疱疹性扁桃体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泛昔洛韦胶囊等,可抑制病毒复制。早期用药效果较好,若出现高热不退或疱疹破溃,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2、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咽痛明显时可含服西地碘含片缓解,合并咳嗽可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退热药物。
3、局部用药
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配合西瓜霜喷剂喷涂扁桃体疱疹处。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能增强局部抗病毒效果。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每日重复进行3-4次可加速疱疹愈合。
4、饮食调整
发病期间应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适量饮用金银花露或绿豆汤有助于清热解毒。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饮用以缓解咽干。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中耳炎、颈部淋巴结化脓等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恢复期应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病程超过1周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疱疹性扁桃体炎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嗓。恢复期内暂时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需分餐防止交叉感染。若出现反复发作或伴随长期低热,建议进行免疫功能检查。日常可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等免疫调节剂,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