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怎么检查
女性尿路感染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确诊。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性生活频繁、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尿液中白细胞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亚硝酸盐阳性则常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该检查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通常作为初筛手段。
2、尿培养检查
尿培养检查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是确诊尿路感染的金标准。需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当每毫升尿液中细菌菌落数超过10万时可确诊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该检查对指导抗生素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发现尿路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膀胱残余尿增多等。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超声能评估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或解剖学异常。该检查无创无辐射,特别适合孕妇等特殊人群。
4、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适用于复杂或难治性尿路感染,可直接观察膀胱和尿道黏膜病变。通过内窥镜可发现膀胱炎、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必要时可进行组织活检。该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采用。
5、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和全身炎症反应。当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时,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上尿路感染或全身感染。严重感染时需进行血培养检查排除败血症。
女性预防尿路感染需注意每日清洗会阴部并保持干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避免憋尿行为。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排尿,可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抑制细菌黏附。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进行泌尿系统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