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酸疼怎么回事
脚酸疼可能由过度劳累、缺钙、足底筋膜炎、痛风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补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过度劳累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会导致脚部肌肉酸痛。建议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配合足底按摩缓解症状。避免连续穿高跟鞋超过4小时。
2、缺钙
钙离子缺乏会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夜间症状更明显。可每日摄入300ml牛奶,配合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严重缺钙者需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3、足底筋膜炎
足弓反复牵拉导致筋膜无菌性炎症,晨起第一步疼痛最剧烈。建议更换带有足弓支撑的鞋子,疼痛发作时用冰袋冷敷10分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4、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跖趾关节引发红肿热痛,常见于饮酒或进食海鲜后发作。急性期需限制嘌呤摄入,医生可能开具秋水仙碱片或非布司他片。发作期间建议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度。
5、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受压会引起下肢放射性酸痛,可能伴随腰骶部疼痛。需进行腰椎MRI确诊,轻度患者可通过牵引治疗缓解,严重者可能需要椎间孔镜手术。日常应避免久坐和弯腰搬重物。
日常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鞋跟高度不超过3厘米,每周进行3次足部拉伸运动。控制体重在BMI正常范围,减少足部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关节变形、皮肤温度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夜间脚酸明显者可尝试在小腿下方垫枕头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