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宝宝支气管炎怎么办
两个月的宝宝支气管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调整喂养方式、拍背排痰、遵医嘱雾化治疗、必要时住院观察等方式治疗。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入异物、过敏反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支气管黏膜,可减少咳嗽频率。每日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清洁鼻腔2-3次,防止鼻塞加重呼吸困难。注意加湿器需每日换水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2、调整喂养方式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每次喂奶量减少20%-30%,间隔时间缩短至1.5-2小时。母乳喂养时保持45度半卧位,人工喂养选择小孔奶嘴。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防止胃食管反流刺激支气管。出现呛奶应立即侧卧拍背,必要时就医。
3、拍背排痰
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五指并拢呈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每次持续5-10分钟。可配合体位引流,将宝宝置于头低脚高15度姿势。痰液黏稠时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辅助排痰。
4、雾化治疗
医生常开具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抗炎平喘治疗。雾化器面罩需紧贴面部,每次吸入10-15分钟,每日2-3次。雾化后需洗脸漱口,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鹅口疮。严重喘息可能需配合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应立即就医。
5、住院观察
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三凹征明显、持续发热超过38.5℃等情况需住院治疗。静脉可能使用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可能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住院期间需密切监测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体温、呼吸频率、进食量及精神状态。避免接触烟雾、尘螨等刺激物,所有护理人员接触宝宝前需严格洗手。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增强免疫力,但禁用任何止咳药物。如出现拒奶、嗜睡、口周发青等危险信号,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皮肤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