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的区别是什么
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在作用机制、使用时机、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短效避孕药需每日服用,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长期避孕;紧急避孕药仅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使用,通过延迟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临时补救作用。
短效避孕药含有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需要从月经周期首日开始连续服用21天,停药7天后开始新周期,避孕有效率可达99%。其通过稳定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阻止卵泡发育和排卵,同时使宫颈黏液变稠阻碍精子穿透。适合有稳定性生活的女性长期使用,还能调节月经周期、缓解痛经。常见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需严格遵医嘱规律服用。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大剂量孕激素或抗孕激素,如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尽早服用,越早效果越好。其通过临时阻断LH峰延迟排卵,或改变子宫内膜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避孕有效率约85%。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手段,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且对已着床的胚胎无效。适用于避孕失败、遭受性侵害等特殊情况。
选择避孕方式需根据个人需求与医生充分沟通。短效避孕药使用者应每日固定时间服药,漏服需及时补服;紧急避孕药使用后需观察下次月经情况,若延迟超过1周需排除妊娠。两种药物均可能引起恶心、乳房胀痛等副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建议将避孕套等屏障法作为辅助手段,既能预防性传播疾病,又能提高避孕成功率。建立科学避孕观念,避免依赖紧急避孕药造成内分泌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