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存在反复发炎、阻生或影响邻牙健康等情况,通常建议拔除;若智齿位置正常且无不适症状,可暂时观察。
智齿是人类第三磨牙,多数人在18-25岁萌出。当智齿完全萌出且位置端正,与对颌牙形成正常咬合关系时,无须拔除。这类智齿能参与咀嚼功能,日常注意口腔清洁即可。但若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可能形成阻生状态,表现为水平、倾斜或倒置生长。阻生智齿易导致牙龈反复肿痛,甚至引发冠周炎,伴随张口受限、颌面部肿胀等症状。长期存在的阻生智齿还可能顶坏邻牙牙根,造成邻牙龋坏或牙槽骨吸收。正畸治疗前常需预防性拔除智齿,避免影响矫治效果。对于已出现龋坏、牙周病或囊肿的智齿,拔除是更彻底的治疗方案。
部分智齿虽暂时无症状,但存在潜在风险。例如完全骨埋伏的智齿可能压迫神经管,导致下唇麻木;近中倾斜的智齿虽未完全萌出,但会持续推挤第二磨牙。这类情况需通过口腔全景片评估后决定是否干预。妊娠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或患有系统性疾病的老年人,需经医生综合评估后再考虑拔牙时机。
无论是否拔除智齿,均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进食温凉软食,禁止吸烟饮酒。未拔除的智齿应每半年接受口腔检查,通过X光监测其生长状态。若出现牙龈出血、自发疼痛或咀嚼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可选用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维护口腔微环境平衡,减少智齿周围菌斑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