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心肌坏死面积怎么判断
心梗后心肌坏死面积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等方式综合判断。
心电图是判断心肌坏死面积的基础手段,通过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特征可初步定位梗死区域。心肌酶谱检测中肌钙蛋白I/T的峰值浓度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进展。心脏超声能直观显示心室壁运动异常范围,量化局部收缩功能减退程度。心脏核磁共振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可精准识别心肌水肿、纤维化范围,区分可逆与不可逆损伤。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责任血管的闭塞位置及侧支循环情况,间接推断缺血区域面积。
心梗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有氧运动。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定期复查心脏功能。若出现胸闷气短加重或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接受心脏康复治疗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