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变性肾病怎么治疗
淀粉样变性肾病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血液净化、肾脏替代治疗、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淀粉样变性肾病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多发性骨髓瘤、长期透析、家族性地中海热等原因引起。
1、控制原发病
淀粉样变性肾病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可遵医嘱使用硼替佐米注射液、来那度胺胶囊等药物抑制浆细胞异常增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控制炎症活动。原发病控制后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减少。
2、药物治疗
针对轻链型淀粉样变可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片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化疗;对于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可选用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稳定蛋白结构。部分患者需使用秋水仙碱片延缓纤维沉积,但需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清除部分游离轻链蛋白,适用于进展期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能选择性清除大分子淀粉样物质,需每周进行2-3次。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防止继发感染。
4、肾脏替代治疗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腹膜透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可使用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血液透析建议选用高通量透析器。肾移植术后5年存活率较高,但移植肾可能复发淀粉样沉积。
5、对症支持
出现肾病综合征时需限制钠盐摄入,配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消肿。严重低蛋白血症可输注人血白蛋白,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片减少蛋白质分解。心律失常患者需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定期复查心电图。
淀粉样变性肾病患者需长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克/千克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来源。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等指标,出现胸闷、下肢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复诊。合并高血压者应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