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息肉怎么回事
口腔息肉可能由慢性刺激、遗传因素、局部创伤、感染或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干预。
1、慢性刺激
长期吸烟、饮酒或佩戴不合适的义齿可能反复摩擦口腔黏膜,导致组织增生形成息肉。伴随黏膜粗糙或溃疡症状时,建议更换义齿并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
2、遗传因素
家族性息肉病患者可能出现口腔多发性息肉,常伴随胃肠息肉。需定期进行内镜筛查,必要时行高频电刀切除术预防癌变。
3、局部创伤
咬伤或烫伤后黏膜修复异常可能形成炎性息肉,表现为红色柔软肿物。急性期可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愈合,顽固性病变需手术切除。
4、感染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口腔乳头状瘤,表面呈菜花状突起。确诊后可采用干扰素凝胶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5、免疫异常
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可能引发口腔纤维性息肉,质地较硬且基底宽大。需控制原发病的同时使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注射。
日常应避免过烫辛辣食物刺激口腔黏膜,戒烟限酒并保持口腔清洁。发现息肉增大、出血或影响咀嚼功能时,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术后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伴有全身性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病,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排除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