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骨折有什么风险
胸椎骨折可能引发脊髓损伤、慢性疼痛、活动受限等风险,严重时可导致截瘫或呼吸功能障碍。胸椎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损伤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胸椎骨折后局部稳定性破坏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截瘫。骨折碎片移位可能刺破胸膜引发血气胸,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长期卧床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或压疮等并发症。未及时治疗的畸形愈合可能造成慢性背痛和脊柱后凸畸形,影响日常活动能力。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发其他椎体骨折的概率显著增加。
胸椎骨折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4-8周,使用硬板床并配合支具固定,翻身时保持脊柱轴线位。恢复期可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弯腰负重。饮食应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800-1200mg钙元素,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强化食品。定期复查脊柱X线或CT评估愈合情况,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吸烟者应戒烟以促进骨骼愈合,绝经后女性可考虑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