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难受吐血怎么回事
胃难受吐血可能与胃溃疡、急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吐血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伴随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
1、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深层损伤导致的病变,常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人群。典型表现为餐后上腹疼痛,出血时可呕出咖啡渣样物。需通过胃镜确诊,治疗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
2、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多因酒精、药物或应激刺激引发胃黏膜急性炎症,严重时可侵蚀血管导致呕鲜红色血。患者常有暴饮暴食或服药史,需禁食后静脉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止血,恢复期口服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后会突发大量呕血。此类出血凶险,需紧急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组织胶止血,同时输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后期需长期服用普萘洛尔片预防再出血。
4、胃癌
进展期胃癌组织坏死溃破血管可引起呕血,多伴有消瘦、贫血等消耗症状。胃镜活检可确诊,早期可行根治手术,晚期需化疗配合替吉奥胶囊等靶向药物控制病情。
5、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剧烈呕吐或干呕导致食管胃连接处黏膜纵向撕裂,出血量通常较少但可能反复。多数通过禁食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抑酸治疗可自愈,严重撕裂需内镜下止血。
出现吐血症状后应立即禁食禁水,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血量及颜色特征供医生参考。恢复期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过热食物刺激黏膜。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灶愈合情况,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若出现心慌、冷汗等休克表现需紧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