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怎么护理宝宝
鹅口疮患儿可通过口腔清洁、饮食调整、药物涂抹、隔离消毒、观察病情等方式护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
1、口腔清洁
哺乳前后用温开水棉签轻柔擦拭患儿口腔黏膜,避免用力过度损伤黏膜。每日重复进行2-3次,特别注意颊黏膜和舌面清洁。无须使用消毒剂,温水即可有效减少真菌附着。
2、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限制高糖食物摄入,人工喂养者将奶瓶奶嘴煮沸消毒。可适量喂食常温无糖酸奶,帮助维持口腔菌群平衡。避免过烫或刺激性食物接触溃疡面。
3、药物涂抹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患处,每日重复进行3-4次。涂抹前先清洁口腔,用药后半小时内禁食禁水。家长需确保药物覆盖全部白膜区域。
4、隔离消毒
患儿餐具、毛巾需单独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哺乳期母亲乳头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擦拭,预防交叉感染。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前后应规范洗手。
5、观察病情
家长需每日检查白膜范围是否扩大,是否伴随拒食、哭闹加剧等症状。若出现发热或白膜出血,应立即就医。病程超过两周未愈需复查真菌培养。
护理期间保持患儿居室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60%。选择柔软材质的安抚奶嘴避免黏膜损伤,患儿衣物应每日高温洗涤。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摄入,如蛋黄泥、肝泥等辅食,促进黏膜修复。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继发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