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会怎样
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脊柱变形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神经损伤或内脏压迫。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及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轻度压缩性骨折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持续性钝痛,咳嗽或体位变动时加重,可能伴随局部肿胀和压痛。患者常因疼痛主动限制活动,但无神经功能异常。这类情况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及镇痛药物缓解,恢复期需避免负重。
中度压缩性骨折可能出现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导致脊柱后凸畸形或身高缩短。疼痛范围扩大至骨折椎体周围,翻身或坐起困难。部分患者因椎管狭窄出现下肢麻木或间歇性跛行。此时需结合椎体成形术或后路固定术稳定脊柱,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重度压缩性骨折可能因骨块移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发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神经症状。若骨折由恶性肿瘤转移导致,可能伴随夜间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需紧急手术减压并联合放疗或靶向治疗,同时处理原发病。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轻微外力如跌倒即可发生,常累及胸腰段椎体。除急性症状外,长期可能形成驼背畸形,增加再骨折风险。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预防跌倒。
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垂直暴力导致,可能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椎体终板损伤影响生长发育。需通过CT或MRI评估骨折稳定性,不稳定骨折需手术复位内固定。
压缩性骨折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使用硬板床并轴向翻身,避免脊柱扭转。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支具逐步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戒烟限酒以减少骨量流失。定期监测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需遵医嘱长期用药。若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复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