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程度需要打狂犬疫苗
毒血症与败血症的主要区别在于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毒血症是细菌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败血症则是病原微生物入血并繁殖导致的全身感染。两者均可发展为脓毒症,但败血症病情更凶险。
1、致病机制
毒血症由细菌释放的外毒素或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需病原体如大肠埃希菌突破局部防御侵入血流并大量繁殖,血培养常呈阳性。两者均可激活全身炎症反应,但败血症存在活菌血行播散风险。
2、临床表现
毒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可能出现特征性皮疹如猩红热样疹。败血症除中毒症状外,常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呼吸急促、尿量减少、意识模糊,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异常及降钙素原升高。
3、病理进展
毒血症未及时控制可进展为败血症。败血症易诱发脓毒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导致血压进行性下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两者均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但败血症诱发概率更高。
4、治疗差异
毒血症需清除感染灶并使用毒素中和剂如破伤风抗毒素。败血症强调早期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注射液联合液体复苏,严重时需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抑制炎症风暴。
5、预后评估
毒血症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死亡率低于10%。败血症病死率达30%,并发多器官衰竭时超过50%。两者均需监测SOFA评分,但败血症更需关注qSOFA指标变化。
出现持续高热伴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日常应加强伤口消毒,避免挤压疖肿。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接触感染源后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恢复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功能,定期复查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