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扭伤是什么原因
经常扭伤可能与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不足、关节结构异常、运动方式不当、足部畸形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韧带松弛
先天性韧带松弛或反复扭伤导致韧带损伤后修复不良,均可能降低关节稳定性。表现为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扭伤。可通过平衡训练增强本体感觉,必要时使用护踝等支具保护。
2、肌肉力量不足
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等踝周肌群力量薄弱时,无法有效维持关节动态稳定。常见于长期缺乏锻炼或伤病后肌肉萎缩人群。建议进行提踵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等针对性康复锻炼。
3、关节结构异常
距骨倾斜角过大、腓骨位置偏高等骨骼发育异常,或既往骨折后遗留的关节面不平整,均可能改变力学传导路径。此类情况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严重者可能需要截骨矫形手术。
4、运动方式不当
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穿着不合脚鞋具、在凹凸不平场地活动等行为会增加扭伤风险。建议选择高帮运动鞋,运动前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避免疲劳状态下持续高强度运动。
5、足部畸形
高弓足或扁平足等畸形会改变足底压力分布,导致踝关节代偿性不稳定。高弓足患者可配戴定制矫形鞋垫,扁平足者需加强足弓肌群训练,合并疼痛时需排除附骨窦综合征等病变。
日常应注意选择鞋帮较高、鞋底防滑的运动鞋,避免穿高跟鞋或拖鞋行走。运动前后进行踝关节环绕、提踵等热身和放松动作。若半年内扭伤超过3次,建议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通过肌骨超声或MRI评估韧带损伤程度,必要时进行关节稳定性重建手术。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