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如何医治
肺部真菌感染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医治。肺部真菌感染通常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可能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状。
1、抗真菌药物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常用抗真菌药物包括伏立康唑片、两性霉素B注射液、卡泊芬净注射液等。伏立康唑片适用于侵袭性曲霉病,两性霉素B注射液对多种深部真菌感染有效,卡泊芬净注射液可用于念珠菌血症。使用抗真菌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营养不良会延缓康复,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严重感染时需监测液体平衡,防止肺水肿。
3、手术治疗
当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大咯血、肺脓肿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肺叶切除术或病灶清除术。手术可去除坏死组织和局限性感染灶,但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是否耐受手术。术后仍需继续抗真菌治疗。
4、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肺炎患者需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需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实施。
5、环境控制
预防肺部真菌感染复发需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霉变物质。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进入建筑工地、地下室等高危环境。居住场所需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真菌孢子暴露。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如出现咯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医。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避免接触霉变物品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