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

25795次浏览

许多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做好许多疾病的预防措施,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更健康的生活,就以手足口病为例,出现这种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下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诊断: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有条件的医院要尽早检查EV71病毒抗体,在EV71病毒感染早期,抗体即可出现阳性。对于抗体阳性的患儿要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这是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点。

相关推荐

02:55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及处理办法:第一、发热反应,给孩子多喝水,用温水擦拭身体,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一到两天左右会自行缓解。第二、肠道反应,可以调整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的给餐,一到两天左右就也会自行缓解。第三、过敏反应,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出现过敏性的血管充血、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另外要注意局部针眼的保护,24小时之内不要洗澡,这样能缓解局部红肿的发生。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传染疾病,如果我们自身不注意的话,就有可能会患上像手足口病这类传染病,如果疾病严重的话,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越来越多,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些治疗方法,下面为我们看一下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专家谈儿童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办
很多疾病我们现在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就拿手足口病来说吧,此病发生之后孩子会出现发高烧的现象,此时很多医生都会使用退烧药,在配合一些其他的药物进行缓解,所以今天我们下面请专家谈儿童手足口病怎样治疗。
患上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患上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呢?发现孩子出现了手足口病家长们就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因为这种疾病的出现不仅仅会导致传染,还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严重的还会有致命的风险,那么,患上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呢?
手足口病必须住院治疗吗
手足口病一般不需要住院,病情过于严重的才需要住院。这种疾病非常发展成脑炎、脑膜炎,在患病高发的季节,一定要注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中,同时还要做好家庭的卫生清洁工作,个人的卫生也非常重要。同时还要避免和患病的儿童接触。
手足口可能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本身是传染病,当然会传染的。手足口病主要肠道病毒传染导致的,多数一周内可以痊愈,预后良好。只有少部分病情比较严重。最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到10天,平均3到5天。传播方式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的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性传播。经口传播与患者同居一室的最容易被感染,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接触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1

54390次收听

02:40
手足口如何预防
手足口预防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一、给儿童的手清洗干净,不要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二、如果看护人接触到儿童前或替婴幼儿更换尿布的时候、处理粪便均要进行洗手,并且这些排泄物要妥善地处理。三、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都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四、如果出现相关的症状要及时地就诊。
手足口属于水痘吗
手足口不属于水痘。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多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少数患儿可以引起心肌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患儿病情发展很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水痘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等为特点。皮肤呈向心状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部,背部,四肢很少。水痘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1到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疤痕,如合并有细菌感染,会留有疤痕。病后可以终身免疫。有时候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以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两个病的症状是比较相同的,但不是一个病。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13

51999次收听

手足口病高发的季节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出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的特点,多伴有发热。好发于六个月到六岁的儿童以三岁以内更为常见。手足口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季节特点,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在南方,主要是春夏为主是高峰期,秋冬季节为次高峰,南方地区进入高峰期,北方病例就开始逐渐增多。该病流行季节可能与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是有关系的。知道了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在高发期,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孩子被传染,特别是跟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以后,更容易得手足口病。
语音时长 01:31

2019-08-19

61471次收听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也是经常会遇到一些症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患有手足口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进行一定方式进行治疗,一般性治疗,这类症状比较轻微,也可以进行合并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对于症状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几天能好
手足口病,个别患者会有脱屑。如果不发烧没有这些并发症,没有咳嗽,没有神志改变,没有这些情况,很快就能好。如果是重症,可能治愈时间会比较长,有些可能还有生命危险。手足口病本身是病毒感染疾病,病毒感染理论上是有自限性,一般情况1到2周就能痊愈。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和本身抵抗力有关,如果孩子抵抗力好,没有基础疾病,多数情况下都能平稳度过,一般1到2周就能够痊愈。
语音时长 01:15

2018-09-21

52877次收听

手足口病怎样才算痊愈
手足口病痊愈,一般来说临床症状要消失,然后情况好转。临床症状消失首先病程要够,手足足口病病程为7到10天,所以如果病程一周以上,可以提高痊愈的概率。比如孩子不发热可以进食,皮疹逐渐消退,血化验正常。其次患儿没有并发症,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临床痊愈,最主要患儿没有传染性,时间一般7天以上。如果没有并发症,7天以上便可痊愈,如果有并发症,康复时间可能较长,有可能两到三周甚至更长时间。
语音时长 01:06

2018-09-21

58641次收听

01:44
手足口病注意什么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重点需要多关注于患儿的皮肤方面。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需要进行清淡饮食,因为在患儿的口腔当中,容易生出疱疹,会比较疼,孩子可能会出现不愿进食的情况。家长要注意给患儿喂食清淡的食物,禁食冰冷、辛辣以及酸咸等刺激性的食物;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不给孩子吃鱼、虾以及蟹类。对于一些口腔当中出现皮疹的手足口病患儿,需要适当地饮用淡盐水。孩子在平时,也需要大量地饮水,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的清洁;对于一些手、脚或者是肛周部位出现的皮疹,应该尽量保持皮肤的干燥,注意给孩子穿着宽松的衣物;如果患儿存在感染的情况,需涂抹药膏,要注意不要涂抹激素类药膏;对于肛周部位出现的皮疹,需要保持干燥状态。
01:44
手足口病和口炎
对于手足口病这种疾病来说,除了会出现口腔症状以外,手足口病的患者,还可以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患者的手脚,可以出现皮疹,口腔可以出现疱疹,或者是患者的臀部会出现疹子。而患有口腔炎的病人,通常会在口颊、舌边、上腭以及齿龈等处,发生溃疡的表现。周围出现红肿作痛,溃疡面会出现糜烂。患有口腔炎的病人,主要的症状都表现在口腔当中。比如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炎或者是细菌感染,甚至有些口腔炎患者,还可以出现扁桃体炎。手足口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而口炎是由于非传染性原因,而引发患者出现感染的表现。一般来说,手足口病会伴有发烧的症状,而口炎的患者,不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是,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口炎患者偶尔也会出现发热症状。
02:43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表现在手心、脚底、口腔黏膜、手臂或臀部出现疱疹和溃疡,还会伴有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夏末和初秋多发,家长应该提前做好防护,防止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