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有哪些症状
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食欲减退等。该疾病可能与胆结石、胆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1、右上腹疼痛
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从隐痛到剧烈绞痛不等,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胆囊炎症刺激腹膜或胆道痉挛是主要原因,伴随胆囊区压痛或反跳痛时提示病情进展。
2、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复恶心和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妊娠期激素变化使胃肠蠕动减弱,合并胆囊炎症时会加重消化道不适。持续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警惕妊娠剧吐的鉴别诊断。
3、发热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通常伴随体温升高,可达38-39℃。妊娠期免疫调节变化可能使发热反应不典型,但出现寒战或弛张热时提示败血症风险。需与妊娠期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肾盂肾炎进行区分。
4、黄疸
约20%患者因胆总管受压或结石梗阻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而粪色变浅。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重胆汁淤积,但进行性黄疸需排除胆管炎或胰腺炎等并发症。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
5、食欲减退
由于胆囊炎症影响脂肪消化,患者普遍出现厌油腻、早饱感等进食障碍。妊娠期营养需求增加,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酮症或胎儿生长受限。建议少量多餐并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等易消化脂质。
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可适量食用蒸鱼、鸡胸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注意观察胎动变化,卧床时采取左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出现持续疼痛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禁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影响胎儿循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超声检查,必要时在产科和普外科共同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或胆囊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