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是否有牙周炎
牙周炎可通过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口腔异味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牙科检查。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等因素引起。
1、牙龈症状
早期牙周炎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触碰易出血,刷牙或咀嚼硬物时常见渗血。牙龈颜色从淡粉变为暗红,质地松软失去正常韧性。部分患者伴随牙龈发痒或胀痛感,这些症状提示牙龈已存在炎症反应。
2、牙齿变化
随着炎症进展,牙周袋形成导致牙齿松动度增加,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或缝隙增宽。咀嚼无力感明显,冷热敏感度升高。重度牙周炎可见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呈现伸长现象。
3、口腔异味
牙周袋内厌氧菌代谢产生硫化物,导致持续性口臭,漱口难以消除。部分患者自觉口腔有金属味或腐败味,舌苔可能增厚发黄。这种异味在晨起时尤为明显。
4、影像学检查
牙科全景片能显示牙槽骨吸收程度,早期可见骨嵴顶模糊,进展期呈现水平或垂直型骨吸收。探诊检查可测量牙周袋深度,健康牙龈探诊深度不超过3毫米,超过此数值需警惕。
5、全身关联
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会加重牙周炎进展,反之牙周炎也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诱发妊娠性龈炎,吸烟者牙周破坏速度更快,这些因素均需在诊断时综合考虑。
日常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牙间隙,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控制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出现牙龈出血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孕妇及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口腔监测,儿童青少年需关注替牙期牙龈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