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拔牙后需注意创口护理、饮食调整、疼痛管理、出血控制和活动限制等事项,以减少并发症风险并促进愈合。
1、创口护理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吐口水或触碰创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术后48小时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医生放置止血棉球,需按医嘱时间取出,不可自行处理。
2、饮食调整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避免过热、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24小时后逐步过渡到软食如鸡蛋羹、烂面条,咀嚼时避开手术侧。禁止使用吸管,以免负压导致血凝块移位。
3、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若出现放射性疼痛或异味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复诊。禁止随意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4、出血控制
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可咬紧消毒纱布30分钟止血。若持续出血不止,可用茶包湿敷创面(单宁酸有收敛作用),同时头部垫高静卧。大量鲜红色出血需立即就医处理。
5、活动限制
术后24小时内禁止剧烈运动、弯腰提重物或洗热水澡,防止血压升高引发出血。吸烟饮酒至少暂停3天,尼古丁和酒精会延缓愈合。睡眠时建议侧卧避免压迫创面。
拔牙后恢复期间应保持每日2次软毛牙刷清洁非手术区牙齿,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抑菌。术后3天可开始冰敷消肿,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1周内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气压变化可能影响愈合。若出现发热、剧烈肿痛或创口暴露骨面等症状,须及时联系医生。常规拔牙创口完全愈合需1-2个月,复杂拔牙可能需3-6个月,期间定期复查确保骨组织正常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