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及饮食注意
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日常需注意低嘌呤饮食、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风湿性关节炎通常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有关,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晨僵等症状。
1、药物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疼痛,慢性期需联合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控制病情进展。若合并感染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等抗生素。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
关节肿胀缓解后可采用超短波疗法、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通过中医针灸刺激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减轻炎症。每日可进行15-20分钟关节屈伸训练,如握拳、踝泵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
3、手术治疗
晚期出现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者可考虑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配合康复锻炼,如膝关节置换后需使用CPM机进行被动活动,逐步恢复行走能力。
4、低嘌呤饮食
避免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急性期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芹菜等碱性蔬菜中和尿酸。
5、钙质补充
长期服用激素者需每日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搭配维生素D滴剂促进吸收。日常可进食虾皮、豆腐等富钙食物,同时晒太阳15-30分钟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潮湿环境。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低冲击运动,每周锻炼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若出现关节变形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饮食上可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