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麻疹需要注意什么
麻疹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监测及疫苗接种。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表现为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1、隔离防护
麻疹患者从发病前4天至出疹后4天均具有传染性,需严格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单人房间居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接触者需佩戴口罩,勤洗手,房间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医护人员或家属接触患者时应穿戴隔离衣、手套及护目镜。
2、皮肤护理
出疹期避免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皮疹瘙痒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合并皮肤感染需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保持皮肤清洁,沐浴水温不超过38℃,禁用刺激性沐浴产品。口腔黏膜斑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疼痛。
3、营养支持
发热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2500毫升饮水,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蔬菜泥。恢复期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蒸蛋羹、鱼肉糜、豆腐等。避免辛辣、坚硬食物刺激口腔黏膜。维生素A缺乏地区患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胶丸,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4、并发症监测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嗜睡、耳痛等症状时,需警惕肺炎、中耳炎、脑炎等并发症。儿童患者特别注意腹泻导致的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预防。孕妇感染麻疹可能引发早产,需加强胎儿监护。
5、疫苗接种
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应在暴露后72小时内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应急免疫。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妊娠妇女、8月龄以下婴儿等特殊人群的暴露后预防。患者康复后无需补种疫苗,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家庭成员应核查疫苗接种史,未完成2剂次接种者需及时补种。
麻疹患者康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2-3周。每日监测体温,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糠秕样脱屑,属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居家环境需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被褥衣物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适量增加瘦肉、深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恢复后1个月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继发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