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高是怎么回事
肝功能升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肝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肝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功能升高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区隐痛等症状。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同时需针对病毒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
2、脂肪肝
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种类型,与肥胖、高脂饮食等因素相关。轻度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右上腹不适。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包括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
3、药物性肝损伤
部分抗生素、抗结核药、中草药等可能引起肝细胞损伤。临床表现包括恶心、皮肤瘙痒等。发现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谷胱甘肽片、硫普罗宁肠溶片等保肝药物。
4、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甚至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性表现。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戒酒,配合使用美他多辛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改善肝功能。
5、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关节痛等。治疗需使用泼尼松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调节免疫,严重者需肝移植。
发现肝功能异常后应避免饮酒、熬夜等伤肝行为,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宜清淡,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食物。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服用保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