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定义是什么
龋齿是牙体硬组织在细菌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齿颜色、形态和质地的改变。
龋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口腔中的致龋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长期作用于牙面导致矿物质溶解。初期表现为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斑块,随着病程进展可形成龋洞,当病变累及牙本质时会出现冷热刺激敏感症状,深龋可能引发牙髓炎导致自发痛。致龋菌群中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它们能黏附在牙面形成菌斑生物膜。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的频繁摄入会加速产酸过程,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等局部因素会增加患龋风险。唾液分泌减少会降低口腔自洁作用,全身因素如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龋病发展。临床根据龋损深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按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性龋和慢性龋。
预防龋齿需建立每日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习惯,配合牙线清洁邻面,减少餐间甜食摄入频率。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隐匿性龋坏,专业涂氟和窝沟封闭可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出现牙齿黑斑或敏感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损扩大引发牙髓病变。
相关推荐
03:06
03:02
03:22
02:57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