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和足癣有什么区别
脚气和足癣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均指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医学规范名称为足癣。
足癣的病原体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典型表现为足趾间浸渍发白、脱屑、水疱或角化过度,常伴瘙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和角化过度型三种类型。水疱鳞屑型多见于足弓及足缘,表现为群集小水疱及脱屑;浸渍糜烂型好发于趾缝,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渗液;角化过度型则表现为足跟及足缘皮肤增厚、皲裂。诊断通常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
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抗真菌药物,水疱鳞屑型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浸渍糜烂型需先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待渗出减少后改用酮康唑软膏;角化过度型需配合尿素软膏软化角质后再用环吡酮胺乳膏。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特比萘芬片。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穿不透气鞋袜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日常护理应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清洗并用沸水烫洗;鞋子需交替穿着并定期暴晒消毒;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避免赤足行走;家庭成员有感染者需分开使用洗脚盆及擦脚巾。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红肿热痛等继发感染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