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狂犬疫苗后又被咬了怎么办
打了狂犬疫苗后又被咬伤,需根据暴露时间和伤口情况决定是否补种疫苗。若在疫苗接种程序完成前再次暴露,需按原程序完成接种;若已完成全程接种且在3个月内再次暴露,通常无须加强;超过3个月需加强2针。
狂犬疫苗全程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维持较长时间,短期内再次暴露时仍有保护作用。若在接种程序未完成时发生暴露,需继续完成剩余剂次,无需重新开始接种。伤口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步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等高风险部位,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于已完成全程接种且超过3个月再次暴露者,需评估伤口暴露等级。二级暴露需加强2针疫苗,三级暴露需加强2针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完成全程接种,再次暴露后均需加强免疫。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有效阻断病毒侵入神经系统。
日常需避免接触不明健康状况的动物,教育儿童不要挑逗流浪猫狗。被咬伤后除规范处置伤口外,应记录动物特征并报告疾控部门。饲养宠物者须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外出时使用牵引绳。接触蝙蝠等高危野生动物后即使无明显伤口也建议预防接种。保持冷静并及时就医是处理动物咬伤的核心原则,任何延误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