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梗阻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肠梗阻可能由先天性肠闭锁、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肠梗阻、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及时干预。
1、先天性肠闭锁
胚胎期肠道发育异常导致肠腔完全闭塞,多见于空肠或回肠。典型表现为出生后无胎便排出、呕吐胆汁样物,腹部X线可见梗阻近端肠管扩张。需紧急行肠吻合术解除梗阻。
2、肠旋转不良
胚胎期肠管旋转固定异常导致中肠扭转,可能伴随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状包括胆汁性呕吐、血便,超声显示肠系膜血管异常走行。多数需Ladd手术复位固定。
3、胎粪性肠梗阻
因胰腺纤维囊性变导致胎粪黏稠堵塞回肠末端,表现为腹胀、呕吐,腹部平片可见肥皂泡样胎粪颗粒影。可通过灌肠或手术清除胎粪栓。
4、肠套叠
部分肠管嵌入相邻肠腔造成绞窄性梗阻,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超声显示靶环征。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晚期需手术处理。
5、先天性巨结肠
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病变肠段持续性痉挛,近端肠管扩张。表现为延迟排胎便、腹胀,钡灌肠可见狭窄段与扩张段移行区。需切除病变肠段行拖出术。
新生儿肠梗阻属于急症,家长发现喂养困难、呕吐胆汁或腹胀时须立即就医。术后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定期随访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功能重建,避免过早添加配方奶加重消化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