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湿疣是什么
宫颈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属于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宫颈部位出现菜花样或乳头状赘生物。
1、病因
宫颈湿疣主要由高危型HPV16、18或低危型HPV6、11感染引起。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潜伏期可达数月。免疫功能低下、多性伴侣、过早性行为等因素会增加感染概率。病毒侵入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后,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疣体。
2、症状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宫颈单发或多发疣状突起,呈淡红色或灰白色,表面粗糙。部分患者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外阴瘙痒等症状。妊娠期疣体可能增大迅速,但产后可能自行消退。
3、诊断
通过妇科检查可见典型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需进行HPV分型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活检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应与尖锐湿疣、扁平湿疣、假性湿疣等疾病鉴别诊断。
4、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和电灼治疗。药物治疗可选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或干扰素凝胶局部涂抹。巨大疣体需手术切除。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监测HPV持续感染情况,预防复发。
5、预防
接种HPV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推荐9-45岁女性接种。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增强免疫力,戒烟限酒,规律作息。3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TCT检查。
确诊宫颈湿疣后应避免性生活至治愈,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外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溃疡等反应,需遵医嘱护理。若出现疣体增大、出血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复诊。长期HPV感染可能增加宫颈癌风险,需重视定期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