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可能由关节老化、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1、关节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关节液分泌减少,导致关节缓冲能力下降。长期机械摩擦会诱发炎症反应,加速关节退化。日常可通过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方式减轻关节负担。
2、肥胖
体重超标会增加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的压力,加速软骨损伤。脂肪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也可能加重关节炎症。控制体重需结合饮食调整与有氧运动,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1公斤。
3、关节损伤
运动创伤、交通事故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伤或韧带撕裂,破坏关节稳定性。未及时处理的陈旧性损伤容易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急性期应制动休息,慢性期可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
4、遗传因素
COL2A1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异常,使关节软骨结构脆弱。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往往较早,且多累及手指远端指间关节。此类患者需避免关节过度使用,定期进行影像学监测。
5、代谢异常
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可能改变关节内环境,尿酸盐结晶沉积会直接损伤软骨,高血糖状态则影响软骨细胞修复能力。控制原发病是防治关键,如痛风患者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使用手杖等辅助器具减轻负重关节压力。饮食上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缓解关节炎症。适度进行关节非负重运动如水中操、瑜伽等,既能维持关节活动度又不会加重损伤。若出现持续夜间痛、关节变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片、玻璃酸钠注射液等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