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直肠息肉能不能传染

57620次浏览

一般来说,息肉是由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一团「肉」球。 准确地说,息肉里一般没有「肉」肌肉。直肠息肉,是指一类从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成分(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

肠息肉能不能传染?

直肠息肉并不会传染。但有的直肠息肉是由肠结核、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应当警惕其原发病的传染。

直肠息肉的病因:

1、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直肠中的胆酸。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直肠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

3、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

4、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病理:

结、直肠息肉按其病理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①肿瘤(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瘸。管状- 绒毛腺瘤,家族性息肉瘤,以及其他息肉性肿瘤。②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幼年型息肉,黑斑息肉病等。③炎性息肉。④增生性或化生性息肉。

相关推荐

直肠多发息肉怎么治疗
直肠多发息肉,如果大小在一厘米以下,则被称为小息肉,具体的治疗可以采用内镜下息肉微创手术切除,也被称为微波治疗,属于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因为创业比较小,价格便宜,预后很好,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肠多发息肉的体积较大,可以给予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再进行套圈器套扎行电切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大概需要住院3~5天的时间,就能够达到临床治愈。建议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应该要定期的前往医院复查,防止出现疾病复发。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4

86320次收听

直肠疼痛是怎么回事
直肠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肛门病变而引起的直肠疼痛,比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等。当然患者如果存在有肛门隐窝炎,也可能会出现疼痛的表现。如果肛周部位出现了周围感染,或者出现了肛管癌,也会引起疼痛的现象。除此之外,患者也可能会因为异物的因素而出现以上表现,比如在误吞了鱼刺、瓜子皮、鸡骨等,在排便时也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建议患者最好可以前往医院肛肠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不要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4

61974次收听

什么是多发性直肠息肉
多发性直肠息肉指的是直肠里面出现了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息肉,直肠息肉很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受到了细菌感染出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的,如果息肉的体积比较小,一般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可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排便有粘液等不适。但是如果息肉体积比较大,那么就有可能恶性的转变的可能性,而且会影响到正常的排便,甚至对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尽快通过手术将里面的息肉切除。根据息肉的大小,可以采取电镜下电切电凝或者是腹腔镜手术,在做完手术之后要注意休息,短时间内避免剧烈的运动,避免影响身体的恢复或者是引起内出血等现象。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62447次收听

直肠息肉的遗传问题
直肠息肉的遗传问题一直是众多患者关注的问题,作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多数腺状息肉发生在直肠的一侧。这种现象多发生在10岁上下的孩子,出血比痢疾严重,癌变也较多,必须把病变部位的直肠全部切掉。这需要做优势遗传。
直肠息肉前期护理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
多发性直肠息肉表现有什么
多发性直肠息肉症状有哪些?息肉这种事有不少人是长过的,不管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出现这方面的情况,它是粘膜表面长出来的异常组织,没有确定病理前就叫做息肉,这是比较多见的临床疾病,直肠息肉的患者现在不少,及时做治疗是重要的,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再治疗就变得更复杂了。
患有直肠息肉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直肠炎患者轻者仅粘膜发炎,重者炎症会累及粘膜下层、肌层,甚至直肠周围组织。很多人在患有直肠炎的情况下,不知道怎么进行求医,不知道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查,那么,患有直肠息肉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直肠出血吃什么药
直肠出血可以口服止血药或消痔疮药,也可以外用洗剂或药膏,严重考虑手术。口服药包括止血药,如常用的云南白药、龙血竭胶囊;如果痔疮引起,可以口服迈之灵、消脱止等消痔疮药,出血能够缓解。直肠出血可以局部对症处理,如出血量少,没有导致患者血色素明显变化或是血色鲜红,也没有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可以用口服药或外用药。外用药物有洗剂,如痔疮洗剂、温盐水洗剂或是温花椒水都可以局部外洗,外洗后可以肛门里上一个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太宁栓等;然后再外用药膏,如马应龙痔疮膏、龙珠软膏或是肛泰软膏等,可以达到止血目的。如果药物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止血,要进一步考虑手术干预,因为这种情况下只有手术治疗才能够达到彻底止血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31

2020-07-21

52372次收听

02:20
直肠出血是癌症吗
直肠出血不能明确就是癌症,但是也不能完全除外肿瘤。比如直肠出血首先要除外肿瘤出血,应该做镜检,比如做肛门镜或指诊,直肠下段或者以下肿瘤都可通过指检或肛门镜检查发现。但5公分以上或者更近端出血就不能诊断,需做结肠镜检查,因结肠镜检查从肛门到整个结肠都可看到,所以是否是癌症就可明确诊断。如增生、息肉或像肿瘤的东西,取活检,病理结果出来后,就可明确是否是肿瘤引起出血,还是溃疡或增生引起出血。所以结肠镜下检查,然后取病理,才能明确是否是癌症,只靠直肠出血症状很难判断。
02:29
直肠出血严重吗
直肠出血是否严重,首先要看出血原因,其次看出血量。如果出血量较小,只是痔疮引起,没有导致贫血,也没有影响血色素变化,只需对症处理。但如出血量较大,不明原因直肠出血,或息肉出血,或肿瘤出血,应重视,先除外肿瘤,如肿瘤引起直肠出血,后果较严重,需镜检取病理,然后明确诊断。如有手术适应症,可考虑手术;如无手术适应症,可保守治疗、化疗、放疗等。但若出血量较大,已经贫血,影响器官正常运转,先看血色素,如严重贫血,要补充血液,可输红细胞,使血色素不至于过低。如血色素过低,会影响生命安全。
02:30
直肠息肉出血的症状
息肉可以长在身体的很多地方,包括胃肠道的胃、小肠、大肠、直肠。从形态上来讲,息肉本身就是凸起于粘膜表面的一小团肉,从病理上可以分为炎症性的、腺瘤性的、增生性的。只有腺瘤性的才存在恶变的风险,所以不用特别害怕。直肠息肉长到一定程度,无论是直肠还是结肠,都可能存在出血的风险,一方面是食物或者大便当中的一些硬的东西,刮擦表面引起出血,另外一方面息肉内部血供不够,能引发出血。肠道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距离肛门越远,它的颜色越暗、越黑,一般来说,胃出血都是黑颜色,是咖啡色,小肠出血可能是暗红色,靠近直肠,是暗红色或者鲜红色,如果出血,要到医院来进行肠镜检查。
02:40
直肠息肉危害有哪些
直肠息肉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息肉分为炎性的、增生性的、腺瘤性的。炎性的和增生性的,体积可以长得很大,但是对机体没有特别大的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大便排不出来,出现梗阻,但可能性不大。腺瘤性息肉才是真正的危害所在,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有癌变的风险。一般来讲,腺瘤性息肉绒毛状息肉,十年癌变率大概接近40%到60%,而管状腺瘤十年变率是30%左右,还有一种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遇到这种息肉,应该早期切除,而且定期复查。直肠息肉大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某些情况,会出现出血,反复出血与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导致贫血有一部分息肉叫高分泌性腺瘤,会导致病人蛋白丢失,一些电解质紊乱。
小儿直肠息肉怎么检查
为小儿检查直肠息肉的时候,可以通过做直肠指诊进行确诊,这个办法无法确定的话,可以使用肠镜来进行检查,可以更加准确的来确定是不是直肠息肉。钡灌肠空气对比造影检查也是其中一种能帮助小儿进行检查直肠息肉的办法。小儿病情较为严重可以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01:40
直肠息肉的常见症状
导致直肠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直肠粘膜受到感染或刺激,在直肠内形成软状肿物。一般人没有症状,有些人因为腹泻或大便出血用了治痔疮的药还不好,这时会做肠镜,肠镜发现息肉要小于0.5公分或小于2公分,可以当时做肠镜的时候取下顺便做病理检查。
直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做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能够发现有凸起就叫直肠息肉或者结肠息肉。有可能患者精神上有点抑郁或长期的气滞血瘀或便秘或是经常拉稀,有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腺瘤,建议直肠息肉的病人最好到医院做肠镜检查。
语音时长 00:56

2018-06-13

550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