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怎么治疗
心力衰竭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等方式治疗。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冠状动脉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加重水钠潴留。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使用利尿剂
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可减轻水肿症状。这类药物通过促进钠水排出降低心脏前负荷,但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患者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乏力、口渴等反应,须遵医嘱调整剂量。
3、血管扩张剂
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血管扩张剂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适用于伴有高血压或心绞痛的患者,可能引发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避免突然体位改变,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4、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等药物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急性失代偿期禁用。用药初期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通常2-3个月后心功能逐渐改善,需坚持长期规律服用。
5、正性肌力药物
地高辛片、米力农注射液等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收缩功能严重降低的患者。地高辛治疗窗窄,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米力农多用于急性心衰短期静脉给药,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心率、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避免饱腹。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明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