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只要活检都是癌症吗
肠镜活检结果不一定是癌症,多数情况下活检是为了明确肠道病变性质,包括炎症、息肉等多种非癌性病变。
肠镜检查中取活检是常规操作,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当医生发现肠道黏膜异常时,如充血、糜烂、溃疡或隆起性病变,会通过活检钳获取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这些异常表现可能由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良性疾病引起,也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癌前病变。病理检查能准确区分这些病变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少数情况下活检可能提示恶性肿瘤。当病理报告显示腺癌、黏液腺癌等诊断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估分期。但早期肠癌经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因此活检发现癌变也不必过度恐慌。
肠镜活检后应注意保持清淡饮食1-2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观察是否有便血或腹痛加重。若病理报告提示癌变,应遵医嘱完善腹部CT等检查,由消化科或肿瘤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需注意规律作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定期进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