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小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前小腹痛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或手术治疗。
1、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前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收缩,引发子宫平滑肌痉挛。这种生理性疼痛多为轻度隐痛,可通过热敷或饮用姜茶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子宫内膜分泌的前列腺素过多会增强子宫收缩强度,可能引起中度至重度绞痛。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期出血刺激周围神经,可能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常伴随性交痛和不孕。腹腔镜手术是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控制复发。
4、盆腔炎
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盆腔炎症在月经期可能加重,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伴随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是常用治疗方案,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5、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压迫宫腔或影响子宫收缩时,会引发月经量增多和剧烈腹痛。米非司酮胶囊可暂时缩小肌瘤体积,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根治性治疗选择。
日常建议保持腹部保暖,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食物摄入,减少咖啡因和酒精刺激;记录疼痛周期和强度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疼痛影响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