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婴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反射异常、原始反射消失延迟、喂养困难等表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需结合临床评估确诊。
1、肌张力异常
早期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时肢体僵硬,换尿布时双腿不易分开;肌张力降低时身体松软,抱起时头部下垂明显。部分患儿出现肌张力波动,可能与锥体外系损伤有关。
2、运动发育迟缓
3个月不能抬头、6个月不会翻身、8个月无法独坐等里程碑延迟。主动运动减少,如踢腿动作不对称或缺失,常伴有手部握持反射持续存在。
3、姿势反射异常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持续超过6个月,仰卧时头总转向同一侧。俯卧时骨盆抬高呈角弓反张姿势,或全身蜷曲如虾米状,提示中枢性协调障碍。
4、原始反射消失延迟
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新生儿原始反射在4-6个月后仍未消退。踏步反射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痉挛型双瘫,需与正常发育变异鉴别。
5、喂养困难
吸吮-吞咽协调障碍导致吃奶费力、呛咳频繁。口腔敏感度异常表现为拒绝固体食物,可能伴随流涎过多,与脑干功能受损相关。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转诊儿童康复科评估,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家庭护理需注重体位管理,避免挛缩;喂养时采用45度半卧位减少呛咳;定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使用楔形垫辅助坐姿训练。同时监测视听功能、癫痫发作等共患病,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