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针灸哪里
心脏供血不足可通过针灸内关穴、膻中穴、心俞穴、厥阴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缓解症状。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不可自行尝试。
1、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灸内关穴有助于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操作时需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2、膻中穴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针灸膻中穴可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气短、胸痛等症状。孕妇及局部皮肤破损者禁用。
3、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针灸心俞穴能调节心脏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前区不适。操作时需注意针刺深度,避免伤及内脏。
4、厥阴俞穴
厥阴俞穴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灸厥阴俞穴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对心脏供血不足合并情绪波动者效果较好。体质虚弱者需谨慎使用。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针灸足三里穴能健脾益气、调和气血,间接改善心脏供血。操作时需避开局部血管,防止出血。
心脏供血不足患者除针灸治疗外,平时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低盐,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仅依赖针灸治疗。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服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