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脑瘫患儿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抱脑瘫患儿的正确方法主要有保持头颈支撑、稳定躯干、避免关节过度伸展、分阶段调整姿势、使用辅助工具等。脑瘫患儿因肌肉张力异常和运动控制障碍,需采用特殊抱姿以减少不适和损伤风险。
1、保持头颈支撑
脑瘫患儿常存在头颈部控制力弱的问题,抱时应一手托住后脑勺及颈部,另一手扶住背部。可采用摇篮式抱法,将患儿头部轻靠于照顾者肘窝处,避免头部后仰或前倾。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是否通畅,避免压迫气管。
2、稳定躯干
选择坐位环抱时,让患儿背部紧贴照顾者胸部,双下肢自然分开呈M形。对于肌张力高的患儿,可先用轻柔按摩放松背部肌肉再抱起。避免快速扭转或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诱发痉挛。
3、避免关节过度伸展
抱起肌张力低下型患儿时需特别注意保护关节,避免手腕、膝关节过度下垂。可先用毛巾卷支撑肘窝和腘窝,保持肢体功能性姿势。禁止单手提拉患儿手臂或双腿,可能造成关节脱位。
4、分阶段调整姿势
从卧位转为竖抱需分三步:先侧身、再坐起、最后直立。每步停留数秒让患儿适应。若发现肢体僵硬或异常姿势,需暂停并轻柔引导。可配合语言提示如"我们要坐起来啦",帮助患儿预判动作变化。
5、使用辅助工具
根据患儿情况选用前抱式背带、支撑坐垫等辅助器具。选择工具时需确保骨盆中立位、脊柱自然弯曲、双髋关节屈曲90度。定期检查工具是否适配患儿体型变化,避免皮肤摩擦或压迫。
日常抱患儿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声响引发惊跳反射。每次抱持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可交替采用轮椅转移或地面活动。定期咨询康复治疗师评估抱姿合理性,根据患儿运动功能进展调整方法。注意观察患儿表情及肌张力变化,出现抗拒或哭闹应立即停止并检查原因。长期坚持正确抱法有助于改善姿势控制,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小脑脑瘫和脑瘫有什么不同
- 2 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 3 脑瘫是怎么引起的
- 4 引起脑瘫是怎么得的
- 5 脑瘫是怎么造成的
- 6 脑瘫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呢?
- 7 脑瘫是否严重
- 8 脑瘫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