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3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心脏手术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心电监测、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治疗。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结或希氏束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晕厥、乏力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严重者需血运重建手术。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可破坏传导系统,常伴发热、胸痛表现。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合并感染时加用阿昔洛韦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
3、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过量可能抑制房室传导,表现为心率骤降。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4、先天性异常
胚胎期传导系统发育缺陷可导致儿童期发病,可能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轻症可观察,出现阿斯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常用型号包括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
5、手术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或间隔缺损修补术中可能误伤传导束,术后出现持续心动过缓。临时起搏器过渡后,若未恢复需永久起搏,同时配合参松养心胶囊等中药调理。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晨起静息心率。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起搏器功能。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时立即平卧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