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痛是怎么造成的
颈椎痛可能由肌肉劳损、颈椎退行性变、外伤、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等症状。
1、肌肉劳损
长期低头工作或不良姿势会导致颈部肌肉持续紧张,引发无菌性炎症。常见于伏案工作者或手机使用者,疼痛多集中在颈后部,热敷和颈部拉伸可缓解症状。
2、颈椎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椎体边缘易形成骨赘,椎间盘水分流失导致椎间隙变窄。这类疼痛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X线可见骨质增生,需避免颈部过度负重。
3、外伤因素
急刹车造成的挥鞭样损伤或运动撞击可能导致颈椎韧带撕裂。疼痛突发且剧烈,常伴活动障碍,急性期需颈托固定,恢复期配合物理治疗。
4、颈椎间盘突出
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根时,会产生放射性臂痛。磁共振可明确突出位置,轻症可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保守治疗。
5、颈椎不稳
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或外伤后韧带松弛会导致椎体异常滑动。动态X线检查可见椎体位移超过3毫米,严重时需行颈椎前路融合术。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设备,每隔1小时做颈部米字操放松。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侧卧时颈椎侧弯。急性疼痛期可用热水袋热敷15分钟,配合缓慢的颈部屈伸旋转运动。若出现持续麻木或行走不稳,须立即就医排除脊髓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