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牙的顺序是怎样的
儿童换牙的顺序通常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磨牙、尖牙、第二磨牙。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存在个体差异,但多数遵循这一规律。
1、下中切牙
6-7岁时下颌乳中切牙最先脱落,恒中切牙从舌侧萌出。乳牙牙根吸收导致松动,多数自然脱落无须干预。若恒牙萌出受阻或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
2、上中切牙
7-8岁上颌乳中切牙脱落,恒牙向唇侧萌出。此时可能出现"双层牙"现象,即乳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家长需及时带孩子拔除滞留乳牙,避免恒牙排列不齐。
3、下侧切牙
7-8岁下颌乳侧切牙脱落,恒牙萌出位置靠近舌侧。此阶段需注意乳牙早失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可佩戴间隙保持器维持牙弓长度。
4、上侧切牙
8-9岁上颌乳侧切牙脱落,恒牙萌出方向较垂直。部分儿童可能出现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需通过口腔X光片确认,必要时进行正畸治疗。
5、第一磨牙
9-11岁第一乳磨牙脱落,恒前磨牙萌出替代。此阶段易发生龋齿,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并做窝沟封闭。若乳磨牙早失可能导致六龄齿前移,需及时进行正畸评估。
6、尖牙
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最后萌出。上颌尖牙易出现阻生,表现为牙龈肿胀或邻牙牙根吸收。早期发现可通过开窗助萌术引导萌出。
7、第二磨牙
11-13岁第二乳磨牙脱落,恒第二前磨牙萌出。此时牙弓基本定型,若存在牙齿拥挤或反颌等问题,建议在青春期前开始正畸干预。
换牙期应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限制高糖饮食,避免碳酸饮料侵蚀牙釉质;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阻生牙或龋齿。若恒牙萌出延迟超过半年、乳牙滞留或出现严重牙齿排列异常,需到正畸科进行专业评估。夜间磨牙者可佩戴咬合垫,运动时建议使用护齿器防止恒牙外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