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牵引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撞击、长期激素使用、骨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等症状。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患肢负重。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可在膝下垫软枕减轻疼痛。卧床期间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牵引固定
皮肤牵引适用于稳定性骨折,重量控制在3-5公斤,持续4-6周。骨牵引适用于不稳定骨折,需在胫骨结节或跟骨处穿针,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牵引期间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骨折对位情况,调整牵引角度和重量。
3、药物治疗
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存在骨质疏松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维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伴有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症状。
4、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开始超短波治疗促进骨痂形成,每日1次每次15分钟。2周后增加磁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后期配合超声波治疗预防软组织粘连。康复期采用CPM机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训练,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
5、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1500毫克钙质摄入,多食用牛奶、豆腐、西蓝花等富钙食物。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每公斤体重1.2-1.5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钙质流失。
保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若出现骨折移位超过50%、下肢旋转畸形、持续疼痛不缓解等情况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训练,3个月内避免患肢完全负重,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时保持身体重心平衡。注意居家环境防滑处理,浴室加装扶手,预防再次跌倒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