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音怎么回事
心脏杂音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听诊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方式诊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健康人群可能出现无害性心脏杂音,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或孕期女性,与血流速度增快有关。表现为收缩期柔和吹风样杂音,无心脏结构异常。通常无须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2、心脏瓣膜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可导致病理性杂音,可能与风湿热、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心悸、气促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行瓣膜修复术。
3、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畸形会产生响亮粗糙的杂音,多与胚胎发育异常相关,患儿易出现喂养困难、发育迟缓。需通过心脏彩超确诊,部分病例需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矫正。
4、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可引发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与遗传基因突变或高血压相关,表现为胸痛、晕厥。诊断后需长期服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避免剧烈运动。
5、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心脏内膜可产生变化性杂音,多继发于拔牙等有创操作,伴随发热、皮肤瘀点。需静脉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钠,严重者需手术清除赘生物。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
发现心脏杂音应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戒烟戒酒。生理性杂音每6-12个月复查一次,病理性杂音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监测心率血压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