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直肠炎出血怎么办
溃疡性直肠炎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局部护理、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溃疡性直肠炎出血通常由炎症加重、黏膜损伤、血管破裂、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溃疡性直肠炎出血需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秦栓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配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若合并感染可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饮食调整
急性出血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乳制品及高脂食物,每日少量多餐6-8次,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可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鸭血、瘦肉预防贫血。
3、局部护理
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洁肛周,禁用肥皂或消毒剂。出血期间可垫医用棉柔巾吸收渗液,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若出现肛周皮肤破损,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
4、中医调理
辨证选用槐花散、黄土汤等方剂凉血止血,针灸选取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中药灌肠可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5、手术治疗
对于大出血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直肠黏膜切除术或全结直肠切除术。术前需评估营养状况,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风险。手术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盆腔感染等。
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久坐压迫直肠。记录排便次数及出血量变化,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若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3天,须立即返院复查肠镜。